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本發明公開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涉及污水處理設備領域。本發明提供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處理容器、原水進水管、脈沖水力攪拌裝置、固液分離裝置、曝氣裝置、反應容器、出水管、第一排泥管及回流管。固液分離裝置和反應容器均位于處理容器內?;亓鞴艿膬啥朔謩e與處理容器靠近原水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兩端對應連通。脈沖水力攪拌裝置與回流管靠近原水進水管的一端連接。反應容器與處理容器的內側壁連接。固液分離裝置與處理容器的底壁和部分側壁圍成缺氧區。曝氣裝置位于固液分離裝置與反應容置之間并與處理容器的側壁連接。本發明提供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的結構緊湊并采用豎向布置,形成了污泥回流,優化了污水處理效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容器、原水進水管、脈沖水力攪拌裝置、固液分離裝置、曝氣裝置、反應容器、出水管、第一排泥管及回流管;
所述固液分離裝置和所述反應容器均位于所述處理容器內;
所述處理容器具有上下兩端部,所述原水進水管和所述第一排泥管均與所述處理容器靠近下端部的部位連通,所述出水管與所述處理容器靠近上端部的部位連通;
所述回流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處理容器靠近所述原水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兩端對應連通;
所述脈沖水力攪拌裝置與所述回流管靠近所述原水進水管的一端連接;
所述反應容器與所述處理容器的內側壁連接,且所述反應容器的兩端均與所述處理容器連通,所述反應容器圍成好氧區;
所述固液分離裝置與所述處理容器的底壁和部分側壁圍成缺氧區;
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固液分離裝置與所述反應容置之間并與所述處理容器的側壁連接,且所述曝氣裝置的出氣口位于所述好氧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污泥濃縮斗,所述污泥濃縮斗與所述處理容器連接并位于所述固液分離裝置與所述曝氣裝置之間,所述污泥濃縮斗朝向所述好氧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泥管的一端與所述污泥濃縮斗連接,所述第二排泥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處理容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容器靠近所述污泥濃縮斗的一端環設有阻氣板,所述阻氣板的截面寬度大于所述反應容器的截面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容器的外側壁、所述處理容器的內側壁及所述污泥濃縮斗圍成沉淀區,且所述好氧區與所述沉淀區呈同心圓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折板,所述反應容器的一端通過所述折板與所述處理容器連接,所述折板位于所述沉淀區相對所述污泥濃縮斗的一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與所述處理容器頂板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出水管與所述處理容器頂板之間的距離。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濃縮斗的夾角為120度,所述固液分離裝置的夾角為120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容器的底壁上開設有污泥沉積槽,所述第一排泥管與所述污泥沉積槽連接。
10.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說明書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及具體實施方式中陳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目前正處在萌芽階段,鑒于農村生活污水污染面廣、較分散的特點,與大型污水處理系統相比,一體化設備具有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產泥量少、管理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因此,一體化設備在分散式污水處理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發展集預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于一體的中小型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是國內外污水分散處理發展的一種趨勢。
常規的污水處理分為有機物污染污水處理和無機物污染污水處理,有機污染污水處理的主要去除物為BOD5、氨氮、總氮、總磷等。A-O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在許多城市、鄉鎮已經得到應用,設備構造通常為三個獨立的反應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并排布置,各反應池之間用管道連接,缺氧池在最前端,好氧池在中間,沉淀池在末尾,好氧池的一部分硝化液通過泵回流至缺氧池進行去除總氮的反應過程,經沉淀池分離的污泥和水,水經出水口排放,部分污泥用過回流泵到缺氧池進行去除總磷的反應?,F有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大,構筑物多,結構分散,多處需要回流泵,一體化設備末端存在較高的設備空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結構緊湊并采用豎向布置,形成了污泥回流,優化了污水處理效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其結構緊湊并采用豎向布置,形成了污泥回流,優化了污水處理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處理容器、原水進水管、脈沖水力攪拌裝置、固液分離裝置、曝氣裝置、反應容器、出水管、第一排泥管及回流管。
固液分離裝置和反應容器均位于處理容器內。
處理容器具有上下兩端部,原水進水管和第一排泥管均與處理容器靠近下端部的部位同一端連通,出水管與處理容器靠近上端部的部位另一端連通;
回流管的兩端分別與處理容器靠近原水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兩端對應連通。
脈沖水力攪拌裝置與回流管靠近原水進水管的一端連接。
反應容器與處理容器的內側壁連接,且反應容器的兩端均與處理容器連通,反應容器圍成好氧區。
固液分離裝置與處理容器的底壁和部分側壁圍成缺氧區。
曝氣裝置位于固液分離裝置與反應容置之間并與處理容器的側壁連接,且曝氣裝置的出氣口位于好氧區。
進一步地,上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污泥濃縮斗,污泥濃縮斗與處理容器連接并位于固液分離裝置與曝氣裝置之間,污泥濃縮斗朝向好氧區。
進一步地,上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第二排泥管,第二排泥管的一端與污泥濃縮斗連接,第二排泥管的另一端伸出處理容器。
進一步地,上述反應容器靠近污泥濃縮斗的一端環設有阻氣板,阻氣板的截面寬度大于反應容器的截面寬度。
進一步地,上述反應容器的外側壁、處理容器的內側壁及污泥濃縮斗圍成沉淀區,且好氧區與沉淀區呈同心圓設置。
進一步地,上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還包括折板,反應容器的一端通過折板與處理容器連接,折板位于沉淀區相對污泥濃縮斗的一端。
進一步地,上述折板與處理容器頂板之間的距離大于出水管與處理容器頂板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上述污泥濃縮斗的夾角為120度,固液分離裝置的夾角為120度。
進一步地,上述處理容器的底壁上開設有污泥沉積槽,第一排泥管與污泥沉積槽連接。
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處理容器、原水進水管、脈沖水力攪拌裝置、固液分離裝置、曝氣裝置、反應容器、出水管、第一排泥管及回流管。固液分離裝置和反應容器均位于處理容器內。原水進水管和第一排泥管均與處理容器的同一端連通,出水管與處理容器的另一端連通。
回流管的兩端分別與處理容器靠近原水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兩端對應連通。脈沖水力攪拌裝置與回流管靠近原水進水管的一端連接。反應容器與處理容器的內側壁連接,且反應容器的兩端均與處理容器連通,反應容器圍成好氧區。固液分離裝置與處理容器的底壁和部分側壁圍成缺氧區。曝氣裝置位于固液分離裝置與反應容置之間并與處理容器的側壁連接,且曝氣裝置的出氣口位于好氧區。。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有益效果是:
污水從原水進水管進入缺氧區,回流管內的回流水也通過回流管進入缺氧區,設置于缺氧區底部的脈沖水力攪拌裝置能夠使得原水與回流水、回流污泥充分混合,與此同時水流得到提升進入缺氧池中上部。在固液分離裝置的作用下,部分污泥回沉至缺氧區底部污泥沉積槽中。在固液分離裝置和脈沖水力攪拌裝置的作用下,污水缺氧反應后上升至好氧區,曝氣裝置對好氧區曝氣以提供充足的氧便于反應。反應后的液體通過出水管排出,部分通過回流管進行回流,以此在反應器內形成循環。污泥通過第一排泥管排出。污水不斷地在缺氧區和好氧區循環,進而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